2014/01/13
二尖瓣狭窄 -诊断标准
干预应当仅在有明显临床症状的MS(瓣口面积≤1.5 Cm2)患者中实施。治疗方法,以及时机应当基于临床特征(包括功能状态,手术风险的预测因子和PMC的结果)、瓣膜解剖及当地技术水平等因素来确定。
关于应当在有症状的患者中实施。大多数具有良好瓣膜解剖结构的患者,目前接受PMC。瓣膜解剖结构不佳的患者,治疗决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到PMC结果多因子预测的特性。
因为PMC内在风险虽然较小,但却是明确的存在的,所以无症状患者常不是本操作的适宜患者;除非在某些病例中,血栓栓塞的风险增加或血流动力学失代偿。
当PMC禁忌时,外科手术治疗是仅有的选择
治疗目标:
解除二尖瓣狭窄,降低跨瓣压力阶差。
(一)代偿期治疗适当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保护心功能。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与风湿活动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失代偿期治疗出现临床症状者,宜口服利尿剂并限制钠盐摄入。右心衰竭明显或出现快速心房颤动时,用洋地黄类制剂可缓解症状,控制心室率。出现持续性心房颤动一年以内者,应考虑药物或电复律治疗。对长期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者可采用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的发生。